海底捞整起活来,还是能“卷死”同行
作者:北海 | 编辑:葛伟炜
“那个‘学不会’的海底捞,又回来了。”
好文2992字 | 5分钟阅读
题图源自电影《食神》
最近两个月,海底捞的热度有点高。
先是在青岛、上海和太原等地,海底捞在当地夜市出摊外摆大排档,从钵钵鸡串串、狼牙土豆,再到小龙虾配啤酒,主打一个小吃无边界。
而在无锡茂业天地海底捞门店,常规的美甲服务区旁,突然又多了洗头服务,200捞币兑换一次,引得外地的网友直呼“请开遍全国”。
这个夏天,演唱会井喷,海底捞则发展出了“演唱会售后服务业务”,夜里收留看演唱会的年轻人就不必说了,部分地区甚至还有往返会场的大巴车。
海底捞回应道,无锡门店的洗发体验区,是门店进行的个性化创新试点,而近期出现的外摆形式,也是当地门店结合顾客的消费喜好进行的个性化创新试点。
过去数年间,一直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,曾数次陷入“服务过度”的负面舆情中,当下,无论是洗头服务,还是大巴接送,却又再度成为公共讨论中能“卷死”同行的案例。服务这件事,还是海底捞看得透。
8月底,海底捞发布截至本年度6月30日的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,曾在疫情期间陷入业绩困局的海底捞,实现了经营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的好成绩。
最近,新零售商业评论也发现,海底捞在北京、上海等地上线了外卖专门店“海底捞·下饭火锅菜”。此外,还在深圳推出了全国首家海底捞牛肉工坊,做潮汕牛肉火锅,而在上海,则推出了专门的露营店。
多种迹象表明,这家餐饮界的“航空母舰”,正在创新性上发力,基于的也是其擅长的个性化服务逻辑。那个“学不会”的海底捞,真的回来了吗?
答 卷
先来看看业绩。
根据海底捞最新发布的半年报,2023年上半年,海底捞持续经营业务营业收入达188.9亿元,较去年同期收入151.6亿元增长24.6%。净利润为22.6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。同期,海底捞餐厅客流量恢复,整体翻台率为3.3次/天,虽然较疫情前近5次/天的数字仍有差距,但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光环还是强大。
海底捞亦称,将保持精而少的开店节奏。今年上半年,新开5家海底捞餐厅,24家前期停业餐厅恢复营业,关闭了18家经营变现欠佳的餐厅。截至2023年6月30日,海底捞共经营1382家餐厅,其中,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,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。
图源海底捞火锅官方微博
中期业绩发布后不久,瑞银发布研究报告,维持海底捞“买入”评级,预估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翻台率将进一步改善,折旧与摊销开支下降,或潜在的再度扩张计划能够推动增长,目标价由27.8港元升至29港元。
截至发稿前一日(9月6日),海底捞股价为21.2港元,市值1182亿港元。当然,较巅峰时期超4000亿港元的数字,当下只能说是“回归理性”。
此前的疫情三年,海底捞曾数次陷入股价暴跌旋涡,一方面,有对集团战略规划失误的反应,另一方面,有负面舆情的影响。最大的事件莫过于,在2020年,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形下,海底捞选择逆势扩张,抄底店铺。其创始人张勇后来也在交流会反思:“对趋势判断错误,扩店计划确实盲目自信。”
两难的问题是,这家贵为“餐饮界老大哥”的火锅品牌,在千亿市值、千家门店的枷锁下,拓店依然是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手段,与此同时,餐厅收入占比太高,很需要第二曲线。
半年报中,分部划分收入数据显示,餐厅经营收入达179亿元,占总收入的95%,外卖业务占比为2.5%,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为2.0%。其中,外卖业务占比较去年同期的3.0%有所下降。
这倒是不难理解。
疫情的特殊时期,不少餐饮企业都将希望寄托于外卖业务,海底捞不外如是。其2022年年报还披露了外卖作为重要战略的布局。外送站点扩充至1400个,覆盖全国350个城市。海底捞也组建了社区营运事业部,将外卖、社群、直播和线上商城整合,强化“到家”服务。
最近在北京、上海等地上线的“海底捞·下饭火锅菜”,显然是成果之一。
新零售商业评论摄
而线下餐饮业复苏后,外卖这支“第二曲线”的增长,势必会让位于火锅堂食这一主线。
不过,应是尚在起步阶段,外卖势能还未发挥出来。以新零售商业评论所在的北京为例,大部分外卖专营的“海底捞·下饭火锅菜”,需要提前一天预订,储备显然不足。而从美团外卖的直观销量看,月销多集中于数百单,并不是大热门店。
管 理
海底捞的厉害之处是什么?
业绩给不了真正的证明。事实上,一份2023年业绩好转的报告,其中数字的增加,也多是得益于餐饮整体大环境的趋好。正如海底捞自己所提到的,“增长得益于疫情管控措施取消,客流增加,经营好转,以及部分先前关停的门店重启,餐厅数量同比增加”。
它的优势是,已然是餐饮业,甚至餐饮业之外的行业“符号”般的样板,这是多少企业及品牌羡慕不来的。
过去的这个夏天,海底捞在青岛、太原和上海等地的夜市出摊,售卖钵钵鸡等小吃,消息一出,立马吸引不少消费者特意赶过去尝鲜。事实上,海底捞之外,蜜雪冰城等也曾出摊外摆过,但声量显然没有海底捞大。
过往所塑造的形象与格调,让海底捞天然带有流量。
海底捞官网中关于“服务介绍”板块中提到,门店的全部个性化服务都来自服务员的创意,不过,这并不是根本。
2023年上半年,海底捞优化了区域管理和教练制,现有的海底捞所有门店按照地域划小管理半径,由19位区域教练分别负责。在餐厅精细化管理方面,优化了“四色卡”打卡制度,即围绕现场服务、产品出品、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四个基本方面开展工作。
通俗解释,就是海底捞为门店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创造的管理体系。该体系之下,门店可以依据各地特色做出相应调整。
也正是在上述管理原则下,海底捞在半年报中指出,部分门店为需要帮助的顾客提供短暂的休息调整、提供演唱会散场免费巴士等服务举措,得到了广泛好评。
产品创新更是必要的。上半年,海底捞在全国范围内上架了9款春夏新品,区域推出143款特色新品,其中包括“岭南黄猪肚鸡锅底”“藤椒味千丝牛肉”“夏日抹茶生椰”等产品。同时,区域教练结合当地顾客口味,提报上架的产品如:北京地区的糖葫芦和糖人,苏州地区的小龙虾炒饭,广东地区的火锅生蚝。
图源海底捞小红书
由此,当上海露营火锅、深圳潮汕牛肉火锅等特色场景或店面出现,之于海底捞,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。
火锅赛道向来竞争激烈。
旗下拥有太二酸菜鱼、怂火锅的九毛九集团,不久前发布的半年报数据同样喜人,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1.6%,其中,同为火锅赛道的怂火锅收入更是同比增长331%。而九毛九也确认,由于利润和收入在集团中均处于前列,未来将拓店等重要精力放在怂火锅上。
而另一老牌火锅连锁品牌呷哺呷哺,在海底捞之前也布局了户外火锅场景。此外,呷哺集团半年报表明,其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。上半年收入为28.46亿元,同比增加约32%。其中,呷哺呷哺营收增长29.5%至13.77亿元,湊湊营收实现14.01亿元,同比增长36.8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呷哺也在向海底捞“看齐”。这个夏季,上海多场演唱会外,呷哺旗下湊湊员工都有拉横幅、举灯牌引导歌迷进店消费的宣传活动。
海底捞,闲不了。
过去数年间,围绕在海底捞身上的关键词,除却本身因服务所引起的纷争,如给顾客打标签、因被诟病过度服务而提供免打扰立牌等,另有孵化快餐品类,如十八汆、乔乔的粉等,遗憾的是,正如西贝做快餐也未有成功,海底捞没有如愿涉入新赛道。
但不得不承认,眼下,外界给予海底捞探索新形式和新业务的正向反馈,也是一种海底捞还能继续“卷”的续命水。
快来说说,你喜欢海底捞的服务吗?
欢迎在下方留言处告诉我们,留言点赞数过20的同学(统计周期为7天,同一账号只可领取一次),零售君将送上腾讯视频会员月卡一张~~